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專家:要減少太陽能和風能開發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2023-04-18 16:54
來源:澎湃新聞
? 綠政公署 >
字號

4月18日,保爾森基金會和清華大學共同舉辦2023“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簡稱“保爾森獎”)啟動儀式。在媒體圓桌會議上,保爾森基金會自然和環境保護項目總監牛紅衛就如何協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問題答澎湃新聞(www.paralegalgirl.com)記者提問時表示,要減少太陽能和風能開發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牛紅衛說,應對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協同推進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應對氣候變化目前的重點主要在節能減排,但森林、海洋、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有非常好的碳匯功能,應該加大認識,推動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二是現在大力發展太陽能和風能,太陽能占地面積非常大,它的項目布局規劃在哪里、怎么建設要考慮生物多樣性,還有風能,沿海地區有大量的風能項目,如果項目放到鳥類棲息地對鳥類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新能源項目要考慮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問題,要減少太陽能和風能開發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三是資金的問題,氣候資金投入要向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傾斜。四是碳市場,希望基于自然的綠色碳匯和藍色碳匯納入到國家的碳市場里面。

“保爾森獎”評委會聯席主席、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亞洲區會員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副主任、植物研究所教授馬克平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生物多樣性保護不能簡單的就生物多樣性而談生物多樣性保護,要擴大到經濟領域,要考慮氣候變化的影響,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問題。

2022年12月《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通過“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簡稱框架),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擘畫新藍圖。

馬克平說,“框架”設定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4項長期目標,以及計劃最遲在2030年完成的23個以行動為導向的全球目標。其中,“3030”目標,即到2030年保護至少30%的全球陸地和海洋等系列目標,實現難度很大。他呼吁,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要實現協同增效,比如在2020年1月召開的冬季達沃斯年會上,世界經濟論壇宣布“植萬億棵樹領軍者”倡議,計劃在十年內保護和恢復1萬億棵樹,以提高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能力,這項計劃實施過程中,要優先考慮種植當地的鄉土樹種,要以種植混交林為主,這樣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對氣候變化的減緩會實現雙贏的效果。

當日,保爾森基金會和清華大學共同宣布啟動2023年 “保爾森獎”的申報工作。即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保爾森獎”正式面向在中國大陸依法注冊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非政府組織等相關機構開放申報,征集可持續發展領域具有創新性和引領性的項目?!氨柹劇痹O立“綠色創新”和“自然守護”兩大類別,立足于城市人居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兩個維度,征集創新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蔣子文
    圖片編輯:樂浴峰
    校對:劉威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評論0
    發表
    加載中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大陆av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日本黄色va视频,中文字幕精品视频bl,亚洲av日韩av欧美av国产av